您的位置:首页  > 舟山之窗

岱山把握优势打造大宗商品贸易集聚区

时间:2024-12-09 来源:舟山日报 作者:

“新使命就有新动力,更要有新作为。”近日,记者联系到中国(浙江)自由贸易试验区岱山综合事务服务中心主任韩刚时,他正对照《中国(浙江)自由贸易试验区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建设方案》(以下简称《方案》),研究衢山各岛的功能布局。

早在今年3月初,岱山就组建了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建设衢山指挥部,近期又建立由县委直接领导的大宗商品储运产业链联合党委。“这是岱山高水平、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。”韩刚说。

自2017年中国(浙江)自由贸易试验区挂牌成立以来,舟山离岛片区岱山区块围绕加快打造绿色石化基地、油品储运基地、铁矿石储运基地等重大平台的发展目标,不断推进探索建设,目前已具备一定规模的石油、铁矿石等大宗商品储运、加工能力。《方案》中关于打造大宗商品储运、加工、海事服务基地等主要内容,契合岱山区块的功能定位。

“这是加速‘补短板’的顺风车。”韩刚透露,该县已开始着手编制《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岱山行动方案》及《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建设工作推进机制》。

下一步,岱山将迅速提升大宗商品储运、加工能力,推动全产业链发展,打造大宗商品贸易集聚区;推进岱山港区、衢山港区港口综合建设,完善一批码头、航道等基础设施,提升港口接卸能力;加强金融服务、产业要素和风险防控方面的保障力度;持续推进大宗商品投资管理、贸易监管、数据流通、服务供给等领域的制度创新。围绕《方案》和省市配套政策体系,岱山细化梳理行动方案,重点任务清单分步骤即将“出炉”。

对于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建设,岱山的市场经营主体更有期待。

《方案》中提到,在铁矿石领域,延伸发展铁矿石中下游加工产业,建设辐射亚太地区的国际混配矿分销中心。这让舟山鼠浪湖码头有限公司董事长任国庆眼前一亮:“这是挖掘发展前景的一汪‘蓝海’。”鼠浪湖矿石中转码头是我国最大的海上铁矿石中转基地,也是目前国内最大的单体保税混配矿码头,混配矿产量连续五年位居国内第一,前些日子更是实现全球首次双40万吨级世界最大矿船同靠接卸。

今年截至11月,鼠浪湖码头累计完成港口货物接卸量3546.05万吨,同比增长2.75%。任国庆表示:“《方案》对我们落户在自贸试验区范围内的企业在发展方向、经营行为方面具有积极影响,公司将继续发力。”

黄泽山岛,同样因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建设热潮涌动。“黄泽山是舟山自贸区油品全产业链建设布局的关键一环,是舟山绿色石化基地油品供应的重要保障。”广厦(舟山)能源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亨海说,公司正积极抢滩北部加注市场,申请加入综保区,调整后续业务发展规划。

“建设方案涉及‘推动石化产业延链补链强链’,我们倍感振奋。”岱山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刘天介绍,开发区加速打造装备制造、新材料、石化维保、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四大产业板块,延伸发展高端化学品和化工新材料等中下游产业初具规模。

浙江瑞智控股集团董事长助理俞建杨同样干劲满满:“2021年,集团在岱山落地第一家公司,目前已经成立了5家石化新材料产业链企业,现在我们又在规划新的催化剂公司落地。随着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建设,我们计划向宁波等地拓展业务市场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