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:首页 | > 舟山之窗 |
2024年全市PM2.5平均浓度为全省最低,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占比高达97%,同比上升0.3个百分点。舟山空气质量继续保持全省第一、全国前列。
据介绍,我市已启动2025年空气质量持续改善攻坚行动,提出了六大治理任务和四项保障措施。主要目标是以降低细颗粒物(PM2.5)浓度为主线,聚焦解决人民群众身边的突出大气环境问题,持续巩固改善空气质量,力争完成省政府下达的空气质量考核目标。六大治理任务主要包括优化产业结构、优化能源结构、优化交通结构、深化工业废气治理、强化面源综合治理、强化污染天气应对等。
在保障措施方面,我市将加强统筹协调各地各部门协同推进,清单化、项目化落实年度治气任务。加强污染源自动监测设备运行监管,加大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监管力度,运用信息化技术手段提升监管效能。强化治气科技支撑,加强县(区)环境空气质量预报预警能力建设。依托数字化平台,提高大气污染智治水平,实现精准管控。
今年一季度,我市加强春节期间烟花爆竹管控,同时持续推进化工行业整治提升、生活垃圾超低排放改造、重点行业A/B级提级改造、低效落后锅炉淘汰、裸土扬尘治理等工作。一季度,我市PM2.5平均浓度24.9微克/立方米、较去年同期下降16.4%,PM2.5在持续保持全省浓度最低的基础上,改善幅度全省最大。
昨天的新闻发布会还对今年1月省政府发布的强制性地方标准《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》(DB33/1415—2025)进行了详细解说,即新建锅炉于今年5月1日起执行,在用锅炉于今年10月1日起执行。新标准提出了更为严格的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要求,并按锅炉不同燃料进行了划分。新标准还对工业锅炉使用过程中涉及的原辅料储存、卸载、运输、制备系统和副产物储存、转运系统提出采取密闭、抑尘措施等要求。
此外,在移动源治理方面,我市将通过运输装备升级、优化货运结构及数字化监管等手段,全力推动空气质量再上新台阶。